夜景照明有哪些误区呢?
一、追求照明亮度产生光污染:
人造光源的产生是为了提高生活机能,实现高效率的、明亮的城市,明亮的家庭生活。然而随着照明科技、设计技巧的迅猛发展,尤其在LED灯具研发使用之后,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本的导向发生了变化,当今的照明已经进入了高亮度时代。
如果光亮感、现代感和科技感是照明追求的效果,那么 “明亮”背后涌起的大量疑问,被指责为“社会之恶”的能量浪费,也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二、破坏被照物原创的艺术造型风格
在照明工程中,考虑到照明效果的同时,兼顾建筑物本身的造型及内涵是一个难点。夜景照明是文化,更是艺术。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指出景观原创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建筑艺术特色,是夜景照明极为重要的设计理念,也是景观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夜景照明灯具应隐蔽设置,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古建筑、仿古建筑和欧式建筑,对瓦顶或拱顶的夜景美化,杜绝破坏古典建筑的造型艺术美。照明要白天美化,晚上要“见光不见灯”。
进行照明灯具或非标照明灯具的科学研究,采用 LED 或其他新的照明技术,是研究与解决呵护景观原创的历史与艺术特色的途径。
三、高耗能强眩光的灯具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广泛传播,使用长寿命、高光效的优质节能光源是设计的宗旨。”城市夜景照明大多采用LED、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中显色高压钠灯等,这些光源和白炽灯比起来的突出特点就是光效高、寿命长、不足之处是附件较多,一次性投资较大。
我国对于照明照度的相关规格为安装在室外的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埋地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在严格按照相关参数选取灯具的同时,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其中泛光灯灯具效率不应低于65%。
在近几年风靡中国大小亮化工程的LED光源,就是现今绝大多数的照明界人士的首选。LED产品毋庸置疑,然而凡是亮化工程,优先LED产品,这已然成为许多设计师们职业生涯瓶颈的开端。有很多设计师划地为牢,以为LED专为“闪亮”、“光彩”、“科技”而生。其实,只有设计师掌握了器具的使用,照明设计的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 责任编辑:星烁照明-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