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近海海域打私防疫立体防控初具效果
2022年以来,广东省疫情发展情况错综复杂,其中走私偷渡导致的疫情扩散案例影响巨大。深圳特区海岸线较长,航道错综复杂,海上是走私活动的重要通道,物品走私与人员偷渡在深圳海域比较活跃,走私方式隐蔽,侦破难度较大。
随着走私手法不断翻新,并逐步向集团化、组织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在新形势下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走私活动进行新手段、新方式的监管。通过构建水域智能监控系统,紧盯海上走私规律特点,做到早发现、早遏制、早打击各类走私偷渡活动,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现场情况
雷球探照灯系统安装于深圳湾区域金葵大道与桃花路交接处,该位置偷渡走私违法行为较为严重。
现场已安装高倍摄像机,安装高度10米左右,在手动调节变倍下,晴天可看到最远2000米左右的目标。但现场有大片滩涂、树林、草丛,人工识别极难及时发现可疑非法目标。
夜间通过现有红外、激光补光方式下,可看清目标距离一般为100—150米左右,超过该距离画面噪点较大,只能勉强看出物体轮廓,200米外难以判断观察区域的情况。
深圳湾区域存在监管面积大,现有视频监控设备难以实时发现不法目标。水面常有大雾,一旦起雾,对能见度影响较大,光电设备很难发挥应有效果。
因此执法人员需要24小时巡查,存在强度大、消耗警力资源大等问题,不法分子偷渡走私行为时有发生。
二、预期效果
在避免境外疫情输入的紧要关头,迫切的需要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主动式安防手段,实时有效的打击阻止非法走私偷渡,堵住境外疫情输入的缺口。
设计安装雷球探照灯预警系统,预期目的:
1、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不受天气、夜间等环境影响,主动监管所覆盖区域。
2、有效提高现有摄像机夜间拍摄能力,达到最远超过2000米能拍摄高清全彩画面,为执法人员提供准确信息。
3、通过超脑网络探照灯的暂时性强光致盲致眩特点,对可疑目标进行主动打击,限制其行动能力,为执法部分争取先机。
4、系统实时主动探测监管,引导光电设备跟踪捕捉可疑目标,并自动保存图片及视频证据,供执法部门进一步确定。
5、通过大数据比对,自主区分区域内合法目标及非法目标。有非法目标出现,及时报警告知。
三、实际取得效果
现场安装设备清单:
(1)、SN-R30D智能警戒雷达1台
(2)、SN-3225FB-2T超脑网络探照灯2台
(3)、智能无线键盘1台
(4)、智能联动终端1台
(5)、海康威视35 倍摄像机1台
(6)、雷球探照灯预警系统平台1套
1、智能警戒雷达
雷达覆盖范围为30°,可同时探测跟踪半径3000米的多个目标。
安装调试初期,由于覆盖区域内有大片树林、草丛且风力较大,大片树林、草丛在风的吹动下,会出现大面积晃动,对雷达形成较强的干扰。
通过系统平台抗杂波干扰算法优化,有效的避免了树林、草丛的干扰。
取得了对大飞、快艇等高速目标3000-5000米范围的较好识别跟踪效果,人员、车辆等小目标可辨识跟踪距离1500米左右。
2、超脑网络探照灯
因现场环境场地限制,探照灯安装高度约8米,未能充分发挥探照灯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
探照灯强光致盲致眩特点白天依然有效,白天受环境照度高掩盖了探照灯的光柱,人眼在侧面不易观察到灯光。
白天快艇在1500米外,面朝灯光方向行驶,人目视灯光方向,光线强烈,强光刺眼,仅可看到前方5米左右的水面,无法正常安全行驶,实现了限制目标行动能力的预期目标。
夜间打开探照灯后现场环境照度显著提高,探照灯照射远处,人眼可以明显看见光柱超过2000米,被照目标在水面有明显倒影。
执法人员通过智能无线键盘可对现场安装的2套超脑网络探照灯实现统一准确控制,可手动或自动探照搜索可疑目标区域。对执法船舶夜间巡查提供辅助照明,提高行船安全性
3、光电部分
现场原安装的海康威视35倍摄像机,通过雷球探照灯预警平台的调用,实现了雷达覆盖区域内自动跟踪抓拍目标能力。
白天可有效识别船舶类型,最远1500米的距离可看船舶特征。
夜间在探照灯的有效补光下,最远1300米距离可回传全彩画面,800米通过手动对焦可获得全彩高清画面。
更远距离下,摄像机现有参数可调整范围难以适应,出现虚焦、曝光过度等情况,图像有效信息损失较大。
后期可通过使用更高焦段的摄像机,并且夜间参数进一步优化,可取得夜间更远距离全彩高清画面,确保画面有效信息。
4、雷球探照灯预警系统平台
经过初期约2个小时调试后,雷球探照灯预警系统具备了全天时、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在3-5公里的范围内主动发现目标,并自动联动超脑网络探照灯、摄像机实时跟踪拍摄多个目标。
同时具备不分日夜限制驱离的效果,并可记录现场情况,方便事后查阅。
雷球探照灯预警系统平台的建成使用实现了深圳湾全覆盖、高标准、看得清、看的远、控的住,高效精准打击走私、偷渡、疫情传播等违法行为。